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团委助力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2022-05-09 16:37:00

  校园闭环管理以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团委充分把握共青团工作职能,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主线,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助力疫情防控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团员思想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在校期间课余生活。

  强化思想引领,团结青年学生坚定不移跟党走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3月18日升旗仪式上,通信191班的郭智同学在诵读陈独秀先生发表的《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

  3月,院团委下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主题活动的通知》,正式开启了本学期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级共青团组织、团属学生组织以网络阵地、志愿服务等为载体,面向学生开展了“百年青春心向党、高举团旗勇担当”升旗仪式、“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女生节”主题活动、“河小青”巡河护河志愿服务等学习、宣传、实践活动并常态化推进,多个宣传文化产品被“赣青团学”、“中国新闻网”等平台采纳。 

 

  为持续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政治信仰,3月20日,院团委面向各级团组织启动了“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系统规划部署了全年团日活动,同时还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防疫从‘家’做起”最美寝室评比等专项主题团日活动,有效引导了青年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提高思想认识、健康学习生活。


  夯实组织建设,扎实筑牢团员青年堡垒阵地

  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在科技道路上应如何行走?如何将所学投身国家治理?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前夕,学院“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展的“‘牢记领袖教导,分享青春感悟’——《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精读会”上,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引起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们热议。


  自“青马工程”第十一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和第四期社团骨干培训班启动以来,培训班陆续开展了政治理论学习、素质拓展锻炼、传统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骨干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了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队伍基础。


  院团委还常态化推进团属学生组织和班级团支部组织建设工作,3月下旬以来,各团属学生组织持续抓牢、抓实工作例会、理论学习会,各基层团支部以“智慧团建”系统、《团支部工作手册》为抓手,陆续召开了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团小组会,开展了自主学习团课,同步开展了“五四评优”工作,着力打造了青年学生思想堡垒。

  丰富校园文化,切实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疫情防控期间,院团委牢牢把握这一主题,继续打造了“快乐操场”校园体育文化节、“炫彩青春”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社团文化“风雅节”,精心策划各类活动,多角度、立体化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供给。


  一方面,常态化开展半军事化管理晨跑,创新开展“青春爱运动,健康同防‘疫’”专题实践教育春日运动“云”打卡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勤于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开展了“青春爱运动,健康同防‘疫’”运动“云”打卡活动和“不负春光 书香陪伴”读书笔记“云”打卡活动,推动学院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再一方面,挖掘江西本土红色资源,开展了“演讲比赛”、“青春歌会”等红色文艺活动和各类社团活动,彰显了青春活力,展现了社团风采。特别是第十八届“魅力音乐·校园之声”歌手大赛吸引了30000余名观众线上观看,有效营造了和谐、繁荣、文艺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持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统筹推进学生“第二课堂”工作的同时,院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贴近青年的工作优势和服务青年的根本职责,广泛开展了第十三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会歌、会徽和吉祥物征集活动和项目评选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实现个人理想。学院9名团干还对接帮扶了52名就业困难毕业生,引导学生提升自我、积极就业。


  共青团在党的缔造下诞生、在党的领导下成长、在党的关怀下壮大,不忘初心跟党走,是共青团的永恒使命。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接下来,学院团委在有序推进常规工作的同时,还将充分发挥工作优势、特长,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开展一系列价值导向鲜明、青年学生乐于参与、服务成效显著的活动,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繁荣的校园文化环境。(供稿:易菁、刘见琛、倪文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