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江西工程学院: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育
2022-05-09 11:08: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需要把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学和教育对象相融合,沿着高校思政课的运行规律展开。为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江西工程学院在“红色基因”融入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上作了有益尝试。


  将“红色基因”融入阵地,耳濡目染

  江西工程学院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升旗广场、立德园、学院文化走廊、班级与公寓、网络与新媒体平台中融入“红色基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自信。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核心阵地”。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新时代大学生文明实践活动。自2019年学校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来,江西工程学院接待社会各界学习考察200余次。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多维平台+阵地+队伍”构建文明实践新场景,内设“辉煌历程、不忘初心;传承精神、感恩奋斗;旗帜引领、筑梦江工;牢记嘱托、砥砺前行”4个板块和1个电教室,是面向广大师生开展理论宣讲、主题教育、文明文化宣传的生动课堂,更是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高校党建红色引擎,书写江西工程学院教育“奋进之笔”的精神高地。


  据了解,江西工程学院充分利用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上下联动、基层党组织全覆盖的强大优势,对全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人力资源、红色资源等进行充分整合,并依托实践中心致力于提供社会服务的青年志愿者、模范党员师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等,组建了“党员干部宣讲团”“党员师生宣讲团”“优秀辅导员宣讲团”“博士宣讲团”“学生宣讲团”5支队伍,先后走进班级、社区、中小学、厂矿和乡村,宣讲以党史故事、话剧、情景剧、朗诵、书法、乐器演奏等形式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进行解读和阐释,让基层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在身边落地落实。据统计,截至目前,江西工程学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宣讲达50场,覆盖师生群众3万余人,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红色基因”融入课堂,入脑入心

  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思政课程导航引领。江西工程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基因。学校教师一致认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思政教师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的同时,还要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严谨治学、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用激情点燃课堂、用仁爱之心温暖课堂,还要借助互联网,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做好教学改革创新、敬业乐业享受教学。更好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构建自身价值和信息体系等分享,不断促进学生认知和体验红色基因,增强认同感,从而激发学生爱党、爱国家、爱学校、爱家乡的热情。


  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江西工程学院依托专业特色,提炼思政元素,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不断提升学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将不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进一步发挥学校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润物细无声”的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进而引领青年学生,厚植爱国情怀,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截至目前,江西工程学院经各教学院(部)推荐35门课程,经教务处审核、督评处听课及思政课名师组成专家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评选出1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表彰了15名课程思政名师。

  “红色基因”融入实践,喜闻乐见

  学生实践活动是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倡导学生主动服务社会、增长才干,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学校。

  党史学习教育铸魂。自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江西工程学院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持续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学校实施“六个一百”铸魂工程,即学百年党史、读百本红色书籍、观百部红色电影、树百名党员榜样、唱百首经典歌曲、讲百个党史故事,引导青年师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开展“一线课堂”思政育人活动。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严格按照“抓纲、固本、铸魂、创新”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一线课堂”思政育人活动。学校紧紧抓住师生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这三个重要方面,通过言传身教和社会实践来感染学生、教化学生,从而在人才培养路径上构建思政育人的大手笔,为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增加“新配方”。如江西工程学院先后6次组织80余名思政课教师开展“一线课堂”调研活动,听一线故事、看一线变化、讲一线感受,话教育初心,真正把一线的故事融入课堂。


  社会实践反哺家乡。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组织青年师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在寒暑假,学校组织16支队伍3000余名青年师生,持续开展“三下乡”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实践反哺家乡,进一步调动广大青年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涌现出大批抗疫志愿者,在全国不同省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精神,彰显新时代青年师生的责任与担当,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文:于永清)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