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昌一小学师生寒冬靠火盆取暖上课
2015-02-12 10:58:00
江西晨报

  一所学校,海拔近800米,2名老师8名学生,因为天气寒冷没有电上课,仅能靠在教室点着火盆烤火来取暖。这则消息在网上曝光以来,吸引了广大网友的关注,而该学校正是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的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名为“牛岭小学”。

  青烟萦绕

  南昌一小学师生寒冬靠火盆取暖上课

  2月初,南昌那几天正是降温的时候,平均气温仅2、3摄氏度。位于南昌市湾里区的梅岭森林公园腹地,温度要比南昌市区低得多,大清早,章登文正在准备杂草和枯树枝,打算生起一个火盆给学校里的8个孩子取暖。

  到了上课的时候,孩子们都来到了学校上课,章登文赶紧将杂草和枯树枝点着。不一会儿,火盆就旺了起来,在烈火的炙烤下,枯树枝冒着一缕缕青烟,围绕着整个课堂,孩子们便在这青烟萦绕下开始一天的学习。

  这所学校名为“牛岭小学”,位于南昌市湾里区,但是却在离湾里城区20多公里、海拔近800米的山上,是湾里区最边远、落后的学校之一。这个学校仅有两位老师,这两位老师承担了全校二个年级的所有教学任务。对孩子们来说,学校是他们和老师共同的家,而老师就是学校的“守护神”,默默陪伴村里的孩子近40年。

  留守村小既当老师又当家长

  章登文与今年58岁的章征虎就是牛岭小学仅有的两名老师。两人的儿女早已选择走出山村,外出打工并举家搬迁,二人却甘愿留守在山里,陪伴着村里的孩子。学校的条件非常简陋,办公室里甚至没有通电,两位老师批改作业靠应急灯照明;冬天没有取暖器,师生们取暖就用最土的煤炭木凳;由于学校所处的位置偏僻,孩子上学需要走一个小时左右的路,他们两人中午还要担当家长的角色,负责孩子们的午饭。

  “学校人最多的时候还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据章征虎介绍,学校学生最多的时候有180多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村民们进城的进城,迁居的迁居,只留下一些相对贫苦家庭的孩子,仍然在村里生活。尤其是最近15年,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或者迁往乡镇、城区定居,适龄学生大都随父母外出就读,牛岭小学规模逐渐缩小,最后演变成教学点。

  章登文说,学生居住分散,上学路途遥远,家里离学校最远的学生要走上2个多小时的山路。两位老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给学生烧水、蒸饭,遇到刮风或雨雪天气,还要将学生一个个安全护送回家。他们两人都是独自居住在山顶上,生活简单却也安逸,由于山路遥远,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进城和家人团聚。

  章征虎看着在院子里玩耍的8个孩子说,今年他带的二年级里,学生中就只有一个女孩。“2000年后,学生一年比一年少,再过两三年,这个学校可能就要人去楼空了。”

  获得帮助

  当地政府为师生送去暖手宝和取暖器

  11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当地政府给牛岭小学的师生送去了暖手宝和取暖器,并且在教室里安装了插座,师生们今后可以不用再靠火盆取暖了。

  不久前,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专门请来电工,为牛岭小学的教室安装了大功率插座,便于孩子们取暖,暖手宝和取暖器将伴随孩子们度过寒冬。据了解,除了给牛岭小学师生送去温暖外,湾里区给该区山村里每个教学点的老师和儿童都配上了暖手宝,并按人数比例提供了安全的花盆式取暖器。从今往后,火盆将成为历史,火盆带来的温暖却将永远留在孩子们的心中。

  此外,为了让中午不回家的山村教学点的孩子们能吃上热饭热菜,有条件的学校提供热饭热菜,没条件的学校,孩子们将与村干部们一道吃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